健康產業對于地產土豪們來說可以說是“熟悉的陌生人”。說他們熟悉是因為他們有錢,而有錢的人一般都比較怕死。趙本山春晚的小品里有這么句臺詞:“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你知道是什么嗎?”“人死了,錢沒花了”。所以說有錢的人是更加注重身體健康的。所以他們有能力也愿意為自己的健康投資。所以說他們對于健康產業的相關產品和服務可以說是熟悉的。
說他們陌生,是因為健康產業的路遠遠沒有他們預想和了解的那么光明一片。現在這個產業已經過了“人傻”“錢多”“速來”的階段了。您還真以為弄個腦白金一樣的營銷廣告,然后就能打造一個保健品爆品的話,那就真的是天真了。
咱們就拿保健品說吧,之前的會議營銷呀,電視廣告營銷呀,由于初期市場的不規范,廠家過分夸大效果。消費者在買回去之后發現并沒有廣告說的那么好。自然而然的就不再相信廣告,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逐漸的趨于理性,對于保健品等先入為主的就會認為并沒有什么實際作用都是騙人的。所以越來越難賣了,這也就合理的解釋了為什么很多保健品公司的業績紛紛出現了大幅下滑。
作為服務了多家大健康產業企業的品牌策劃機構,天策行品牌顧問的專家們,深入的調查研究了大健康產業的現狀,我們認為未來的大健康產業一定是以服務為導向型的產業,所有的產品都是為了更好的提升對消費者的服務而研發生產出來的。而且大健康產業在營銷策劃方面會更偏向于娛樂化。企業和消費者之間會有更多的互動。
現在很多的高檔小區里,都有一些營養健康代餐的門店?這些門店您認為賣的真的是他們的蛋白粉之類的嗎?更多的是為您提供了一種服務。比如喝代餐您是為了減肥,他們會跟蹤您的體重變化情況,及時的提醒您按時去消費,找專業的營銷師為您制定運動和飲食計劃和建議。這些都是通過服務再銷售產品,這比一味的夸大產品效果,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而且很多消費者選擇去消費很多情況是被服務所吸引而不是被產品。
我們生活中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家里的老人買了很多的保健品或者健康食品,自己買了其實也不怎么吃或者吃了也并沒什么用,但是還是會繼續買更多?為什么會有這種現象出現呢?根據我們調查發現這種現象一般發生在孤寡老人身邊,他們兒女經常不在自己的身邊,自己感到孤獨,而這時候產品推銷人員的熱情和周到的服務感動了他們,所以他們愿意為那些產品買單,哪怕沒用也會買。而我們在外的兒女呢?回家的時候總是喜歡給老人帶一些健康的保健品呀食品什么的.可是老人會說又亂花錢,買這些也沒什么用。所以他們真正需要的是我們陪伴。我們由于工作的原因卻不能給予滿足。人只有心理和生理上都健康,才能稱之為真的健康。
這些都是需要我們提供服務來滿足的,都不是單一的產品就能解決的問題。所以大健康產品的企業也應該從我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怎么樣的服務著手。這樣才能更好的立足于健康產業。同時也有利于整個產業的健康和持久的發展。